
中日甲午战争之后,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继而颁布了由英国人赫德制订的《内港航行章程》。于是,外国列强便开始了进一步对中国内河航运的利益纷争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英国驻汉口领事便要求将岳州辟为商埠。1898年3月24日,总理衙门借口“以裨商务”,向光绪皇帝奏请于湖南岳州添设自开通商口岸。光绪皇帝欣然“依议”。4月12日,总理衙门“札行总税务司查照钦遵妥善办理”。时湖南巡抚俞廉三,即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往复筹商,派员分赴上海、宁波等处详细访询,并上奏朝廷:“惟此次自开口岸,与增辟租界迥然不同,总以不失自主之权为第一要义”。“欲收自主之权,惟有事事自行筹备,方免外人藉口”,请清王朝拨银三十万两,筹备开埠事宜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)三月初八日,总税务司申呈总理衙门“均札,以湖南之岳州,福建之三都澳,直隶之秦皇岛三处,现定自行开埠等因”,随即着手筹办。同年九月,马士冠三品顶戴来到岳州绘制地图,了解情况。同时,前往长沙,会晤巡抚俞廉三,商办开埠事宜。随即,光绪皇帝委派其宗室豫章前往长沙,办理岳州开埠事宜。九月二十八日,在湖南巡抚公堂由豫章、马士、俞廉三、蔡乃煌等,以会议形式通过《会议开埠章程》。1899年11月13日,岳州正式开埠,岳州关匆匆开关。开关之后,即由马士署理岳州关税务司职务,后来继任者克乐思等亦皆外国人。虽是自开口岸,但委派外国人负责商办开埠,后来又由外国人进行管理,自主权可谓名存实亡。唯一留存下来的“上洋关”
岳州关今日天气的主要是“多云”。
25日白天到25日夜间天气多云,主要气温19~24℃,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、T恤衫、薄牛仔衫裤、休闲服、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。
25日夜间到26日早晨晴,气温降低至16~18℃,建议穿套装、夹衣、风衣、休闲装、夹克衫、西装、薄毛衣等保暖衣服。
从25日01时起,岳阳岳州关未来24小时晴,同时最近的降雨带在东北111公里外呢;
25日02时 - 05时,晴,温度在18 - 19℃;
25日06时 - 08时,多云,温度在18 - 19℃;
25日09时 - 10时,晴,温度在21 - 23℃;
25日11时 - 12时,多云,温度在24 - 25℃;
25日13时 - 17时,晴,温度在25℃;
25日20时 - 22时,多云,温度在21 - 23℃;
岳州关的其他天气指数,风力2级 东风, 相对湿度67%,紫外线强,空气质量50;